中国最传统的手艺,不能在我们这个时代丢掉

罗辑思维   2023-06-27 10:13:41

几千年来,书法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形式,也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资料图片)

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周代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从秦代的刻石,到汉代的简牍;从魏晋时期的行草尺牍,到唐代的楷书名碑;从宋元时期的文人书画,到明代的竖轴巨制,再到清代的金石风潮……书法始终在场,从未缺席。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更是从小就开始接触书法,并且终其一生都在从事这项艺术。

可以说,书法是贯穿中华文明始终的。

然而,今天了解书法、学习书法的人却越来越少了。甚至在景区、展览等地方看到书法作品,还时常有人闹笑话。那么,对现代人来说,我们为什么必须了解一点书法? 来源:得到图书

作者:喵发财咪

01

关于书法的那些乌龙事件

在某个景区,高高地挂着一块牌匾。一个旅游团路过此地,有游客大声念道:“‘好狗边上飘!’这字写得飘逸,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么一句话呢?”

旁边一个游客看不下去了,纠正道:“你真是没学问,把字都认错了。再说了,书法作品要从右往左念,人家明明写的是‘风景山遛狗好’!”

这时,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工作人员才不紧不慢地说:“这上面写的是‘风景这边独好’。”说罢,在场的人哄堂大笑。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书法了呢?

02

那些隐藏在书法作品背后的秘密

其实,书法远不止写几个字那么简单,其中有趣的事儿多着呢。

比如,“书圣”王羲之有两幅代表作——《兰亭序》和《丧乱帖》,但是很多人在看到这两幅作品的时候,都不相信这是同一个人写的,因为两幅作品虽然都是行书,却风格相差巨大。这是为什么呢?

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丧乱帖》

《世说新语》里提到了王羲之和谢安的一段对话:谢安对王羲之说,中年以后,跟亲友分别,心情好几天都缓不过来。王羲之比谢安年长几岁,也很认可谢安的话。他说,我现在到了晚年,确实会这样,只好以来音乐来陶冶心绪,抒发忧思。

由此可见,王羲之是个情感细腻而丰富的多情人。他将这些情绪注入笔端,令其书法作品看起来,时而潇洒奔放,时而严肃紧凑。

在写《兰亭序》的时候,王羲之表达的是文人雅聚的状态,那时惠风和畅,心情愉悦;但是写《丧乱贴》,是因为王羲之在山东临沂的祖坟在战乱中被损坏了,王羲之得知消息后万分悲痛,因此也将情绪抒发在字里行间。

再看看王羲之的另一幅名帖《快雪时晴帖》,这是被乾隆皇帝奉为“三希堂法帖”的书法宝贝之一。

王羲之在写这幅作品时,雪后初晴,心情非常愉悦,平和放松的心情指挥着手里的毛笔,写出来的点画、线条都是松松的,圆转柔和。

相比之下,写《丧乱帖》时情绪紧绷,写出来的字也就棱角分明,有强烈的刀切感。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再比如大书法家欧阳询,他的《九成宫碑》还是全国中小学书法学习的范本教材。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又冷又硬”。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评价道:“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意思是,欧阳询的字像兵器那样冷酷无情。

欧阳询《九成宫碑》(局部)

为什么他的字会有这种风格呢?首先是因为他身世坎坷。欧阳询本来出身不错,祖父是南陈的开国元勋,父亲又继承了爵位,掌管军事大权,政绩突出,在南方沿海一带很有威望,但也因此受到了皇帝的忌惮。后来因为冒险造反,结果牵连全家,被株连九族,一家老小只有14岁的欧阳询幸免于难。之后,欧阳询被人收养。长大后,他入朝为官,仕途又不平坦。

其次,欧阳询的长相其貌不扬。唐代甚至有故事说,其母亲被一只大白猿掳走之后,生下了长得很像猿猴的欧阳询。这种故事虽然是无稽之谈,但欧阳询的确由于相貌而遭到了同僚的嘲讽,尤其是唐太宗的大舅哥、当朝权臣长孙无忌,更是对其抨击取笑。

然而这一切,非但没有挫败欧阳询,反而让他奋起直追,越发刻苦。因此,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中处处透露着一丝傲骨,他的字有一种矫矫不群的庄正挺拔,蕴含着一种有风骨的君子人格理想。

理解了以上这些故事,在欣赏书法的时候,我们便能更加容易地理解这些作品中掩藏的秘密。 03

为什么一定要懂点书法

媒体上曾经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人懂书法吗》的文章。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就见到不少国人面对书法作品,特别是遭遇放浪形骸、恣意无忌的作品,先是逐字辨认,一旦认不下去,便态度混沌,手足无措,连连自嘲“不懂书法”。相反有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外国人却不这样。中国书法常常可以调动他们愉悦的情感而少有困惑……

其实,原因就在于中国人“认字’,外国人不“认字”……以致在我们面对书法艺术时,第一反应自然就是“认知”,即辨认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生生把一种审美活动变成了较低级的“认字”行为……

一切传统艺术的“元问题”都是审美,而不是认知。将审美作为本体的书法艺术当然也是如此……书法的书写内容不是不重要,但严格讲,那已经不属于书法之“法”的审美范畴,它的美感来自另外的意义空间。

这段话虽然说的有点言过其实,但却指出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状:书法这种国粹,正走在失传的道路上。

千百年来,书法始终是中国的主流文化。

《周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书契的社会功能。自宋朝以来,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入朝为官,能写出一笔整齐洒脱的字,都是文人所要具备的第一素质。由此看来,书法不仅仅是文人雅兴,更是个人价值的良好体现。

而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书法爱好者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万,接近全国人口的0.7%。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书法爱好者并不代表能欣赏书法,其中真正深刻理解书法的人,最多占到20%。也就是说,真正懂得书法、能欣赏书法的人,只有总人口的0.14%。

可以说,书法这项艺术,正在渐渐地远离我们。 04

“懂一点书法”就很了不起

的问世,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这本书的作者方建勋,是知名的书法家,也是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他是浙江淳安人,先后在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攻读书法硕士、美学博士、艺术史博士后。他在北京大学开设的《书法审美与实践》公选课,屡屡创下一座难求的记录,深受学生喜爱。

他以书法篆刻创作与教学为业,兼作理论研究。他的作品曾入选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八届全国书法展、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书法篆刻展等,并在《淳化阁帖》杯全国“二王”系列书法大赛中获得专业组一等奖。

他之所以编写这本《中国书法通识》,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大众不用经过多年的深造学习,也可以看懂书法作品,在旅游和看展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出洋相。

这本书主要分为六个章节,分别讲解了如何欣赏不同书体的美、如何用专业语言品评书法、如何感受书写者的个性与情绪、如何理解不同书家的书法风格、如何透过书法看到中国人的美学观、如何开始练习书法,每一部分都能看出作者的专业和用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书中图文并茂,以文字与书法作品相结合的形式,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析,用当下一句流行话说:“他是在认真地教会我们。”

就像他在序言里的一段话里说的那样——

时代在发展,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你可以不会用毛笔写字,也可以不练书法,但面对一幅书法作品,你不能指挥简单地赞叹“厉害”“牛”,而应该能辨认出字体,能从笔法、结构、章法、墨色等各个维度进行欣赏、评点。这也叫“懂一点书法”。这本书就是把这套欣赏、评点书法作品的专业术语和方法教给我们。

能懂这一点,就很了不起。

相关链接:

在上新期间,我们为你准备了两个购买方案:

如果你想买签名本(五种书体随机掉落),可以点击下图加购。你可以将这一份难得的礼物送给长辈,也可以送给孩子,与他一起阅读,还可以自己珍藏。

点击下图购买

如果你想在价格上获得更多优惠, 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在当当网购买。你可以用不到7折的价格拿下这本书,非常划算。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查收更多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