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合肥—芜湖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支持合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扩建合肥新桥机场……今年6月,《安徽省“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争取到2025年,居民收入分配更加合理,营商便利度争先进位,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保障刚性住房需求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
未来3年,安徽将持续提升餐饮、汽车、家电、住房等实物消费,全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升级。
在提高餐饮消费品质方面,安徽将加大徽菜等地方菜系推广力度,支持创新开发新品、“潮品”,在酒、水、茶、奶茶等领域打响徽品牌,文明菜市行动、“光盘行动”等将继续开展。在家电消费方面,合肥、芜湖、滁州智能家电制造基地建设将加快推进,有条件的市县将对市民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给予补贴。
针对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汽车和住房,安徽将推动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广智能网联汽车,创建合肥—芜湖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安徽继续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为打造高能级消费平台,合肥将继续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安徽也将继续争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设立跨境电商保税商品展示中心。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
随着文旅、健身等消费稳步回暖,服务性消费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推力。聚焦服务消费领域,安徽在文旅、养老、医疗等方面将采取多个提振措施。
为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安徽将加快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旅游行动,推出一批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旅游风景道等品牌。同时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创新文化惠民工程,举办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对电影、话剧、戏剧等消费实施惠民补贴,并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未来三年,社区电商、生鲜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将加快走进百姓身边,安徽同时鼓励布局建设智慧超市、智慧餐厅、智慧书店等新零售方式,支持合肥、芜湖等有条件的市建设新零售标杆城市。
养老、托幼、医疗、教育皆是民生刚需。结合百姓“急难愁盼”,安徽将提升养老托育消费,提高公办养老机构覆盖能力、服务质量和入住率,加快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构建,打造一批养老承接基地。
依托“安心托幼”行动,安徽将支持建设一批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性、综合性托育服务中心,开展“一乡镇(街道)一普惠”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
在医疗健康服务方面,安徽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增加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有效供给,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健康体检、专业护理、健康口腔、养生康复等多样化业态,同时实施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试验)区。
未来,发展教育培训将得到支持。方案中提出,支持围绕学生课外学习发展,开发研学旅行、实践营地、特色课程等教育服务产品。
补齐民生短板提高劳动报酬分配比重
持续增强消费动力是关键所在,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提振消费信心。
方案提出持续优化初次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完善各类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将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健全就业创业、技能提升、公共服务等政策体系。同时实施创业安徽行动,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保障劳动者同工同酬,对重点群体进行职业技能提升和专项培训。
在补齐民生设施短板方面,安徽将继续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建成儿童、创伤、肿瘤、心血管、神经、中医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争创新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省百戏城、省文化馆新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重点项目;扩建合肥新桥机场,建设亳州、蚌埠机场等。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