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黄渤,犹豫了很久。
因为在很多人心里,黄渤就是「好演技」的代名词。
这句话有一半是没错的,我可以发自内心地说,黄渤百分之百是一个「好演员」,但是「演技」反而是一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东西,它有很多内在的标准和规则,无法一概而论。
(资料图片)
之所以想写黄渤,最核心的原因是在《封神》里面,黄渤的表演就呈现出了巨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到几乎伤害到了影片的主题表达,但是又非常不易察觉,不仅仅是演员自己没有察觉,而且是导演和其他创作者也没有察觉,因为它太隐晦了。
这个问题就是:
黄渤在需要建构主题的创作阶段,采用了解构的表演方式。
什么意思?
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就是他在不该搞笑的地方,用了搞笑的演法,导致观众的注意力和记忆点都被分散了,进而影响了核心主题的表达分量。
看到这里很多人要问了,不是说喜剧是最难演的吗?为什么这么演又不对了呢?表演这事儿不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怎么设计都可以的吗?到底演员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表演方法呢?
关于这几个问题的回答,就是本文的重点。
直奔主题。
在《封神》里面,黄渤演了姜子牙这个角色。
姜子牙这个角色的背景影片的交代是:学仙之前,本为商贩。
一个普通的人间商贩,原本是没有资格成仙的。
但是姜子牙不是一般人。
用元始天尊的扮演者陈坤的话说,姜子牙成仙是一个误打误撞的过程,他是「因一颗对人间的悲悯之心,擅自闯入昆仑」,进而获得修炼的机缘的。
划重点,姜子牙携封神榜下凡拯救苍生是姜子牙这个角色的第一场戏,这场戏的内容很多,他交代了姜子牙自身的背景(商贩成仙),也交代了姜子牙携封神榜下凡一行的艰难(需要放弃四十年修炼的仙力,需要拯救苍生于水火),简而言之,这是「建立」姜子牙这个人物的重头戏,但是!
更关键的是,这是建立「封神榜」这一个概念的起点。
因为封神榜在本片中几乎完全与姜子牙直接挂钩在了一起,所以可以说,观众对于封神榜的概念的建立,都是跟姜子牙(黄渤)对于它的态度(表演处理方式)紧密挂钩的。
那么黄渤是怎么处理的呢?
他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的:
1、扮相上做了下凡前和下凡后的变化。
下凡前,整体比较精神,比较年轻,设计意图应该是让他的容貌停留在了他闯入昆仑山的时候。
下凡后,让他整个人显得苍老,把那在昆仑山修炼的四十年,体现在了他的外表上。
这个设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妆容本身也很成功。
但是,有问题的是,这个外貌变化,基本上也只体现在了妆容上,甚至基本只体现在了脸上。
最重要的两个外表的点,没有做出有效变化:
一个是身材,一个是神态。
所谓神仙这个概念,它本身就是个挂钩于宗教修炼体系的东西,而关于《封神》里面的宗教说法非常多,这里我就不做延展了,但是我国古代的宗教,既然要讲修炼,那就必须要讲到练「气」。
「气」这种非常虚无缥缈但是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是修炼者们的一种终极追求,大家看过片子也知道,姜子牙一行人贿赂士兵用的东西是「丹」。
「丹」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
丹是采先天之精气练成的一种有奇效的药物。
这就是「气」的概念在影片里面的一种具体体现。
所以回到姜子牙的这个人物身上,他如果要体现出自己这四十年的修炼这一个动作,那么从外在上来说,他最佳的表演切入点,是要在气韵变化这个点上去做一些文章的。
你不能修炼之前,一身市井味儿,你修炼之后,还是一身市井味儿吧?
四十年,不能只修练了法「术」而已,不能说夺走了你的术,你身上就没有这四十年修炼的痕迹了。
如果是这样去处理的话,姜子牙不就成了江湖术士了吗?
连带着元始天尊等诸位仙人的身份位置,就都做低了,封神榜的正义性和救赎色彩也就被削弱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姜子牙这个角色的塑造都比较严肃的一个根本原因——
姜子牙的存在,在文本上,就是有重要的主题建构意义的。
演员的发挥,归根结底是要服从和依托于文本的。
所以很多观众看完《封神》之后,一个主要的困惑就是:
这一部《封神》跟「封神」这两个字的关系,也太弱了吧。
这种感受,就是由于世界观上对于「人」「妖」「神」三者的感受的建立略显趋同所致。
姜子牙这个角色,作为仙界和人间的连接者,他的表演任务实则是非常重的。
2、人物个性上,采用的幽默搞笑的处理方法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绝大部分演员,是无法采取幽默的方式去处理角色的。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表演中做幽默化的难度又要让人不讨厌,需要对时机和氛围有非常敏锐的把握,否则就会很尬。
但是幽默感这个东西,实际上不论对于演员还是导演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使的武器——
你能让观众笑,观众就没有理由不喜欢你。
笑,可以增加观众与角色的情感连接,进而让大家变得格外宽容。
沈腾为什么火?就有这个原因。
他确实极其善于拿捏一种微妙的分寸感,非常懂得照顾观众的情绪,他用这种方式有效地建立了自己与观众(而不是角色与观众)之间的直接互动,因此观众有时候即便看了他演的烂片,也是骂片子,很少骂。
这就是我刚刚说的那个理儿:
你都让我笑了,那么...... 也就算了。
观众缘么,说白了,就是让观众心里觉得可以「看你面子」的一种东西。
好,那么说回黄渤。
因为黄渤也知道,幽默是一种百试百灵的表演武器,他就没少用过这一招。
但是,领导曾经教育我们: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在《封神》里面,他还是采用这种自己最习惯的方式来演,但是因为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不匹配姜子牙这个人物的精神内核的,所以导致人物最后出来的的内在状态十分虚弱疲软。
举个例子。
姜子牙带着哪吒和杨戬下凡,试图用仙丹收买管事的不成,还被卖去了做苦力。
黄渤对人物的处理很轻松,基本思路就是:
一个是我对人间很熟,人间玩的就是套路,见到士兵,挤眉弄眼地先「走后门」;
一个是我这带着俩神仙呢,我什么都不怕,被带去做苦力,反应过来「我们被卖了」的时候,依然是一副「不知民间疾苦」的随意感。
这个处理思路放在这几场戏里看,是没有问题的,尤其如果是在电视剧里,这种处理会非常舒服,因为它有效地调节了节奏,能让影片气氛不会一直紧绷。
这个气口,是要有的。
但是,这个气口,放在姜子牙身上,就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弊端:
在尚未建立之时,已经开始消解。
什么没有建立?
人间的苦难没有建立。
什么被消解了?
人间的苦难被消解了。
在第一部中,导演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君王臣子,去描写天下大势,去描写宏大与美,但是却没有办法花太多的精力去描写苍生与草芥、渺小与哭声。
而这一点,是需要被演员体现的。(李雪健老师的表演就体现了这一点)
封神榜之所以被带到人间,为的是救扶黎民百姓,为的是给千千万万的蝼蚁般的「庶民」以生机,而不仅仅是对于君权姗姗来迟的不满与对抗,不仅仅是庙堂之上发现不对劲落荒而逃的迟钝与戏谑。
在大是大非的情节点上,采取消解的表演手法,最终的结果就是影片主题的内在割裂。
这是很危险的。
它的隐晦,让很多观众即便能够本能地感受到一丝不舒适,但是也很难说出个一二三四,但是那种隐隐的不对劲的感觉,是会遗留在观众的感观之中的。
尤其在今天这个盛行消解的时代里,「建构」这件事情,显得那么愚蠢、那么费力、那么没必要。
但是一切建构的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底层逻辑是:人们对于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因为所有的秩序、规则、结构、框架,建立起来都需要漫长的岁月、枯燥的等待,它指向的是很遥远的未来,它指向的是我们所栖息的主体灵魂深处的共振,它艰难而闪耀,如果没有强大的信念作为支撑,那么它将顷刻崩塌,片甲不留。
那样的世界,跟地狱就没有区别了。
如元始天尊所说,姜子牙这个角色,是因「悲悯」而顺天意的。
这份悲悯实际上就是他对于人间的希望与信念。
他必须相信,他能做什么!所以他去做了什么。
它需要被传递出来,这个角色才能站稳,封神榜之于天下的意义才得以成立。
说黄渤演得不好,也许是一个太不聪明的做法吧,显得我这人情商太低,也太不圆滑,但是我觉得这个点,是需要有人来说的。
因为我所针对的实际上并不是黄渤,而是「消解」这种处理思路。
我不太喜欢把一切都做喜剧处理。因为「消解」往往并非百试百灵,「消解」在绝大多数时候,只是调剂和休息,它无法解决任何深层与本质的问题。
人类绝大部分力量的来源,还得是深耕、是苦行、是日复一日的建立。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我所说的的确是一个表演技术的问题,但是它又远不止于此。
它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的审视,是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的察觉。
更多相关明星演技盘点,搜索公主号:宋雯婷(id:swtstory)